玛咖(Maca)为十字花科(Cruciferae)*行菜属(Lepidium meyenii)玛咖(MACA Lepidinm meyenii Walp)的卵圆球形根茎。一、二年生草本植物。原产于秘鲁基宁(Jinin)及帕斯科(Pasco)附近,生长于海拔4000m左右的安*斯山山区,叫秘鲁参又称南美参或安*斯参,俗名maca、maka、ayak等。在我国多音译为“玛咖”,也有音译“玛咖”“马卡”“玛嘎”“马甲”“迈卡”甚至“蛮哥”等,经过订正,官方用词为“玛咖”。 玛咖干果的性状特征:圆球形或卵球形,上端有凸突的大型叶柄残基,下端见1-3条根或根痕,表面有皱缩斑纹,在须根痕周围附着绒毛,表面色泽黄玛咖为黄白色到棕黄色,黑玛咖为紫色,紫红色或紫黑色。断面黄白色,中间有圆形深黄色半块,周围分布大小不等色泽较深的斑点。气特异,味甘微辛辣。 玛咖干片的性状特征:为不规则的纵切片,上宽下窄,长1.5-6.0cm,宽1.0-4.0cm,厚2-5mm,表面黄白色,切开面黄白色至黄棕色,有纵向脉纹,质坚而脆。气特异,味甘微辛辣。 近年来,在中国云南省丽江市境内的玉龙雪山、老君山和迪庆的哈巴雪山、白茫雪山及新疆帕米尔高原等地有大规模化种植栽培,昆明市境内的轿子雪山、曲靖的会泽等地也引种栽培。香格里拉虎跳峡镇的哈巴雪山与丽江玉龙雪山隔江相望,就似一对互望的情侣,此地区属于青藏高原东南缘,气候环境较接近原产地的秘鲁安*斯山脉,这里分布着较边远的海洋性冰川。气候雪线在海拔5000左右,地形雪线大约4000~4500m。这些雪山主峰附近发育有悬冰川,比如玉龙雪山海拔4500~5000m左右的高度则分布有冰半冰川,现冰川总计有19条,总面积11。6km2。此外,玉龙雪山、哈巴雪山、白茫雪山等还有众多的古冰川遗迹,其中包括主峰扇子陡下面的干河坝。干河坝谷底谷口,朝向西南,阳光充足温差大,海拔3000m以上,两侧灰岩陡壁相对高差达1000m以上,是典型的青藏高原横断山余脉的大型冰川河谷,有着**玛咖生长所需要的特殊环境和气候。玛咖的生境要求海拔3000m以上,气候特殊而土地肥活,昼夜温差达40oC以上。这样的地方在全世界都很少见,只有在原产地安*斯山脉和中国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区具备这样的条件。